我們大部分都是春天育苗育苗的種類很多,都是去年紫薯產量比較好,和銷路比較廣的紅薯苗和紫薯苗。紅薯苗有龍薯9號,作為目前市場上早熟的鮮食型品種;3、濟25和濟26一個淀粉型紅薯一個鮮食加工烤熟兼用型紅薯;商薯19,作為國內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淀粉型紅薯;商薯19,作為國內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淀粉型紅薯;普薯32(西瓜紅),紅薯瓤非常艷麗;還有今年的主角煙薯25。紫薯苗有加工紫薯粉的凌紫;儲藏性比較好的,鮮食薯代表紫羅蘭;日本黑薯;和花青素含量比日本紫薯王含量還高的濟黑1號。
育種時間,紅薯種應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前全部育完。春薯育種多在驚蟄前后,淮河以南地區在2月中旬以后開始育種,淮河以北地區在4月10日以前育完,以溫床或冷床覆蓋塑料薄膜育種為主。露地排薯多在4月20日以前,采用露地育種,不覆蓋薄膜,應在栽苗前45天以前育種較為適宜。 2、苗床布置,選用無菌無病陽光充實的地塊做育種苗床,選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置低的地塊,苗床以東西向為好,一般床寬1.3米左右,長度根據薯種多少而定,上面覆蓋塑料薄膜。填好床土:床土要疏松、肥沃、無病菌,好使用沙質壤土。床土不易太薄或太厚,一般以5—8厘米為宜。床土內應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馬糞,床土墊平后,每平方米施100克硫酸銨,以提高薯苗質量和數量。

商薯19:原代號:968-19,是我國著名育薯專家雷書聲和助手李淵華用SL-01作母本,豫薯7號作父本,包羅64個國內外良種遺傳基因雜合體的雜交新品種。 該品種是在商丘市農林科學研究所雷書聲研究員主持下,指導育種基點李淵華以sl-01作母本以豫薯7號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由雷書聲、楊愛梅、李淵華共同從其后代中選出。完成了全部育種程序,2003年3月26日在重慶全國甘薯會議上經全國甘薯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通過并定名為"商薯19"。
產量表現 商薯19連續兩年參加全國區試,鮮薯和薯干產量居首位。特別在平原地區,產量比徐薯18增產近1倍,是徐薯18的理想替代品種。一般畝產量:春薯5000公斤,夏薯3000公斤左右。

3、種薯精選與處理: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鮮艷、薯塊均勻、大小適中、無病無傷、未受冷害和濕害、白漿多的薯塊作種。重量以3兩-1市斤為宜,每畝地需65市斤紅薯種為宜。 4、種薯處理,為了防止種薯帶病,可用溫水或藥劑浸種。參與溫水浸種時用51—54度的溫水浸10分鐘即可,浸種時要嚴格掌握水溫和時間,種薯初下溫水時要不斷上下翻動,使其受熱均勻。采用露地育苗種薯或已受輕微凍害的種薯,均不宜采用溫水浸種。種薯也可用藥劑浸種,用50%多菌靈加水500倍,或用70%四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種10分鐘,均可殺菌防病。還可以用以上藥水水波灑也苗床。 5、排種技術:排種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種。斜排是以薯頭壓薯尾的1/3,這樣薯塊中上部發炕、太陽能育種以平排為好,薯種分布均勻而不密集,有利于培育壯苗。直排一般情況下不宜采用。排薯時要分清頭尾,不能倒排。一般薯頭皮色深,漿汁多,細根少。由于薯塊大小不同,因而要分類選擇,分別排薯,應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時上齊下齊的原則,使薯塊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勻整齊,便于苗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