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苗栽培:
1、選種排種:種薯的標準具有本品種的皮色、肉色、形狀等特征,皮色鮮亮光滑,薯塊較整齊均勻,無病無傷,沒有受冷害和濕害(受冷害的薯塊頭尾干枯,薯皮破傷處凹陷,薯肉灰暗,有水濕現象,肉有黑點。薯肉鮮亮有白漿的表示正常)。種薯必須做到“三選”,即出窖時選,消毒浸種時選,上床排種時選。盡量剔除病、傷和不合標準的薯塊。
2、場地建設:紅薯苗栽培場地應選擇向陽、通風的沙質壤土建場,大小按需而定。外圍的墻體可磚砌,也可土堆,高約60厘米,寬約20厘米即可。為保障場內各角落受熱均勻,應將管道鋪設到位,四通八達。若成本太高,可在地下挖掘通道,要縱橫交錯,南北通達,入口應與火源相接。
3、薯塊放置:在管道或通道上鋪上一層秸稈之后,撒上細土就可放置薯塊了。薯塊一定要新鮮、有光澤、無斑點,塊體中型,細長。要均勻的將薯塊擺放在場地內,縱向橫向間距約為2~3厘米,然后再撒上一層薄土(土中參有適量化肥),用水淋濕,圍墻上蒙住塑料油布即可。
紅薯苗管理:
1、調節光線:紅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色較濃,葉齡較長,莖蔓粗壯,莖的輸導組織發達,產量較高。但紅薯苗對陽光的要求不是太高,因為圍墻上總遮蓋著塑料油布,只有到了后期,溫度已經較高了才將其揭開。
2、控制濕度:紅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過多過少均不利于增產。紅薯苗的生長更需要控制好水分,水分太少紅薯會因溫度過高而被燒熟,濕度太大就應通風、曬陽,總之要時常觀察土壤的干濕度,嚴格控制在50%左右。
3、調控溫度:紅薯苗生長適合的溫度為20~25度,低于20度就要加大柴火的燃燒,并蓋好塑料油布。高于25度要減少柴火,也可揭開塑料油布,加強通風降溫。一般來講,二月初期點火,每天早晚各燒一個小時左右,15~20天后即可;穑瑴囟鹊挠绊懸鸦静淮。
4、碎土助長:紅薯苗在陽光、溫度、濕度控制較好的情況下約15天后開始鉆出土層,由于薯塊較密,看上去整個場地仿佛抬高了似的。這時應在圍墻上搭上木板,人站上去,小心翼翼的將土塊掀起,并用手將它捏碎,均勻的撒好,這樣可減少薯苗生長時的壓力,也利于保墑,有助于薯苗的生長。
5、溫差控制:紅薯苗在夜間生長快,但是由于白天和夜晚溫差較大,所以晚上應將塑料油布遮嚴,同時可鋪上一層草墊子,防止溫度的下降太快,不利于薯苗的生長。
6、通風晾曬:通風、晾曬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條件。薯芽出齊以前,在高溫高濕少見陽光的環境里生長,組織脆嫩,經不住風吹日曬,一遇到高溫、強光、大風就會發生“干尖”現象。為了保證薯苗不受損傷,在幼苗全部出齊、新葉開始展開以后,選晴暖天氣(避開低溫天氣)的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適當打開通氣洞或支起苗床兩頭的薄膜通風,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晾曬,晚上蓋的辦法,達到通風、透光煉苗的目的。注意中午強光照曬下,不要揭得太急過猛,以免傷苗。在整個育苗期,都應適當通風供氧,不能封閉過嚴。在苗床上蓋草或廄肥的情況下,薯苗出土以后,要逐步分期分層去草、去糞、并松土,以免幼苗在草、糞掩埋下引起徒長。隨著幼苗長大,后保留一薄層糞、草,以有利于保溫、保濕、防寒,使幼苗由嫩轉壯。
紅薯苗
紅薯苗采摘:
薯苗長到25厘米高度時,要及時采苗,栽到大田,如果長夠長度后不采,薯苗擁擠,下面的小苗難以正常生長,會減少下一茬出苗量。采苗的方法有剪苗和拔苗兩種。剪苗的好處是種薯上沒有傷口,減少病害感染傳播,不會松動種薯而損傷須根,有利于薯苗生長,還能促進剪苗后的基部生出再生芽,增加苗量。因此,釀熱溫床覆蓋塑料薄膜育苗、冷床和露地育苗苗床,都應采用剪苗的方法。火炕床(如三道溝火炕育苗)的薯苗密度大,苗也不高,剪苗比較困難,多采用拔苗的方法,幫種薯傷口增多,要注意苗床防病。
聽起來栽培過程是非常的復雜,不過呢,只要我們按照正確的步驟去操作,注意點小細節,就是OK的了!大家都知道,凡事都要用心才能得更好,紅薯苗只有長的非常棒,我們才能下一步種植出甘甜的紅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