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紅薯種苗需注意五個步驟,大概是“以催為主,以煉為輔,先催后煉,催煉結合,低溫煉苗”。
前期高溫催芽。從排種到薯芽出土,以催為主。種薯排放前,床溫應提高到30℃左右。排種后使床溫上升到35℃,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范周內,低不要低于28℃,起到催芽防病營養價值。沒有加溫設備的苗床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床內溫度。 后期低溫煉苗。接近大田栽苗前3~4天,把床溫降低到接近大氣溫度,溫床停止加溫,晝夜揭開薄膜和其它防寒保溫設施,在自然氣溫條件下提高薯苗適應能力。 追肥澆水。若發現薯苗葉片小、發黃時,需馬上補給速效性氮肥。每平方米用尿素50克左右。露地育苗和采苗圃應分次追肥。肥料種類以氮肥為主,追施時期選擇苗葉上沒有露水的時候,以免化肥粘葉,“燒”毀薯苗。如果葉片上有殘留化肥,要及時抖落或掃凈。追肥后立即澆水。 通風、晾曬。幼苗全部出齊,新葉開始展出以后,選晴暖天氣的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適當打開薄膜通風,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晾曬、晚上蓋,以達到通風透光的目的。 低溫煉苗。拔苗前5~6天到采苗后期低溫煉苗,提高秧苗對田間的適應能力。此時應澆一次大水,以后停止澆水,進行蹲苗。在拔苗前3天把床溫下降到20℃左右,并逐漸揭膜煉苗,但要防止揭膜太猛,發生枯葉現象
|